149 | 4 | 4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网络化治理强调合作共治,具有治理主体多元性、治理工具创新性等特征,为解决我国当前的治理问题,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与研究视角。文章基于SWOT矩阵对我国治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行网络化治理的实现路径即构建政策议程民主化的支持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厘清政府职能,实现多元主体良性互动;创新管理方式与手段;培养新型公务员。
Abstract:[1][2]宣晓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安排:从社会分工理论观瞻[J].改革,2014(4):151-159.
[3][7][16]斯蒂芬·戈德史密斯,威廉·D·埃格斯.网络化治理---公共部门的新形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孙健,田星亮.网络化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现[J].江西社会科学,2010(5):18-22.
[5]谭英俊.网络治理:21世纪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战略[J].理论探讨,2009(6):139-142.
[6]傅达林公务员聘任制:公平就在细节里[J/OL].(2010-02-05)[2016-07-30]http//www.jcrb.com/pinlun/jrkd/201002/t20100205-320295,html.
[8]吴元其.周亚柱.公共政策新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9]伍俊斌.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维度论析[J].中南大学学报,2013(1):62-73.
[10]国家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DB/OL].http://data.stats.gov.cn/.
[11]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12]栗卫斌.2016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EB/OL].(2016-07-30)[2016-10-01]http://news.china.com.cn/2016-07/30/content_38990228.htm.
[13]殷文洁.网络化治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适应性分析[D].开封:河南大学,2011.
[14]徐智晨.戈德史密斯与埃格斯的网络化治理理论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2.
[15]迟福林.十字路口的抉择:迟福林谈二次改革[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0.
基本信息:
DOI:10.16789/j.cnki.1671-752x.2017.01.005
中图分类号:D630
引用信息:
[1]姚梅.网络化治理:推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视阈[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01):14-18.DOI:10.16789/j.cnki.1671-752x.2017.01.005.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