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栓钉在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的抗拔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共设计了4个不同参数的栓钉连接件。通过施加重复张拉荷载,研究栓钉连接件在组合结构中的抗拔承载力和变形性能,分析栓钉直径、埋置深度等因素对构件的初始刚度、抗拉强度、破坏模式等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栓钉埋深的增加,试件的初始刚度和耗能能力有效提升,栓钉出现延性破坏。随着栓钉直径的增加,试件的冲切破坏承载力显著提升,试件极限位移随栓钉深径比的增加而增大,混凝土出现冲切脆性破坏。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和最新的使命。以当前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现状为切入点,认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有“站位”“定位”“品位”,提出构建从学生入校到离校,集理论教学、活动实践、专业教育、实习实训、创业就业为一体,融学生、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劳动教育“三元课堂”体系,以期为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深入实践提供参考。
网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场域,高质量建构网络育人共同体是高校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和提升网络育人实效的必然选择。当前高校网络育人共同体构建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网络育人共同体发挥育人实效仍面临育人主体协同性不强、育人内容创新性不足、育人资源整合不够等困难和挑战。基于此,高校应当学习和运用协同理论,推动制度保障、凝聚共识、技术赋能和优化评价,实现高质量构建网络育人共同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本研究聚焦“1+X”农产品电商运营(中级)证书融入教学能力大赛,以铜陵市犁桥水镇为实践案例,探索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教育的创新路径。文章深入分析了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当前“1+X”证书融入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课程设计策略。教学整体设计紧扣网络营销新模式,通过重构“以岗定课,赛证融通”教学内容,巧妙运用数字技术新手段,明确“学弱技浅、个体差异”学情特征,立足营销岗位新要求,锁定“视频创推、服务地方”教学目标,依托产学研用新平台,制定“理实融通、校政企同”教学策略,激活农旅融合新引擎,锚定“一懂两爱、匠心浸润”课程思政,以“四阶项目”创设,层层递进教学内容,强调“理实融合”,破解教学重点难点,利用“政企资源”,课程思政沁润教学,开展“实战教学”,全面精准考核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显著,不仅熟练掌握互联网营销核心知识,技能目标走深走实,且课程思政提振职业认同度。
“五乐”育人作为一种创新性育人模式,将其深度嵌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必须遵循整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目前,“五乐”育人嵌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在主体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上还分别存在着育人主体聚合性不强、育人过程衔接性不强、育人载体多样性不强等现实困境。因此,立足高校思政课教学实际,积极从壮大育人队伍、贯通育人过程、整合育人载体等方面探寻“五乐”育人嵌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理路,从而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大有裨益。
目的:研究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4年1月至2024年12月因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住铜陵市两家三甲医院治疗的12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经治疗好转出院的COPD患者94例划分为非死亡组,将治疗无效死亡的COPD患者32例作为死亡组。检测两组间患者入院时PCT、CRP和IL-6水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并计算和比较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估PCT、CRP、IL-6和三者联合评估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能力。通过COX分析曲线检验三项指标综合评估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活率和疾病风险情况。利用ROC曲线的约登指数明确PCT、CRP和IL-6的最佳临界值,依次划分为高PCT组、低PCT组;高CRP组、低CRP组和高IL-6组、低IL-6组,分别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指标分组对病人生存时间的影响是否有意义。最后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RCS曲线)分析对老年重症慢阻肺患者预后诊断最具特异性的炎症指标(PCT)与老年重症慢阻肺患者短期死亡风险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结果:通过与非死亡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是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下,降钙素原的最佳截断值为>0.545ug/L,C反应蛋白的最佳截断值为>53.32mg/L,白细胞介素-6的最佳截断值为>25.75pg/ml,三项指标联合诊断对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风险的曲线下面积为0.929 (95%CI:0.881-0.976),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单项(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PCT组、高CRP组和高IL-6组与低PCT组、低CRP组和低IL-6组之间的生成时间存在差异(三组间P<0.05)。RCS曲线提示PCT与老年重症慢阻肺患者短期死亡风险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结论: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升高会增加患者死亡风险,三项指标对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情况进行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其中降钙素原对老年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诊断的特异性最高。
在数字化浪潮中,大众视听消费习惯发生转变,文旅微短剧这一新兴网络视听媒介逐渐展现出强大动能和巨大潜力,将文旅资源联动与地域文化传播深度结合。在文旅融合发展背景下,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深刻探讨地域文化与文旅微短剧创作双向互动的现实意蕴,立足安徽地域文化资源,为新时期文旅微短剧精品化创作和叙事策略探索提供思路,并让文旅微短剧赋能安徽文化资源传播力,提升安徽区域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知名度。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撑。大量老旧市政道路也在不断老化破损,亟待通过系统有序地改造焕发出新的光彩。在改造工作中,需要解决旧路出现的多方面问题,并在改造中提升标准,使其满足新使用要求,正成为改造工作的根本目的。文中通过对旧路基础巩固和加铺面层的工序、工法、施工要点进行分解梳理,强化了施工过程控制,细化了施工检核工作。最后总结并提出了新的策略建议,为市政道路旧路改造工程工作提供借鉴,使其与新建工程达成较好配合。
在教育强国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老年教育与高职教育互嵌已成为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课题。尽管老年教育和高职教育在诸多方面存在显差异著,然而,他们之间亦有着较强的互补性。高职院校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与师资力量,而老年教育则拥有旺盛的银发群体学习需求与灵活多样的教育场景。通过两者互嵌,不但能够破解教育资源配置中的结构性矛盾,更是深化教育改革、推动教育公平的创新实践。研究通过梳理国内外老年教育和高职教育互嵌的现状,剖析两者互嵌的基础条件与所面临的障碍,提出两者互嵌的可行路径与策略,为构建老年教育和高职教育互嵌体系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助推我国终身教育事业的发展。
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增强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出海南数字文化产品国际化驱动因素及对外传播策略。在阐述海南数字文化产品发展现状基础上,深入剖析国际化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资源优势和产业集聚等方面。提出对外传播策略,分别为本地化策略、多渠道传播策略、品牌建设策略以及合作共赢策略,为海南数字文化产品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提供理论参考,助力海南数字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